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有人說“國五條”出臺后房地產市場會出現大洗牌,很多企業會因此沒了,我從來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市場經濟基礎就是競爭,任何時候都應該有這個曲調,經濟中一定是優勝劣汰,一定有企業越來越好,也一定有企業活不下去。
這10年中大約出了18個國務院調控,有時一年出好幾個,但是房地產市場沒有蕭條。
過去的一年中,食品消費第一次從第一位降到第二位,住房消費成為第一,生存性消費轉化成享受性消費。
歐盟平均個人消費中住房占10%,韓國、日本以及美國,這個數據平均都在25%以上。
中國處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不管用什么樣的政策似乎都不能改變居民消費的正常規劃,于是我們有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說法。
其實在統計數據中,中國擁有私有住房比率在全世界排第一,盡管我們住房私有化率在不斷下降,但是家庭戶數在不斷增加。
有人說當中國進入老齡社會,年輕人會集成更多的房子,但是從德國經驗來看,老齡化讓家庭結構變化,不是住房繼承量越來越大,而是住房需求越來越大。
上個世紀70年代,德國只有約7300萬人口,家庭戶數大約1900多萬個,也就是說有3.7個人住在一個家庭當中,因此房價基本不漲,因為房子數量多,每一個家庭大約擁有1.24套房子。
到了2010年,德國總人口只比上個世紀70年代增加了800萬,但是家庭戶數卻從1900萬個變成4000萬個,家庭每戶人口從約3.7降到2.05。
在歐債危機以后,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英國房價在下跌,只有德國房價和房租都在上漲,因為2010年以后,每個家庭擁有住房變成1:0.95。
這樣的變化也在和中國對應,中國2009年老齡化程度在提高,和德國走的路也許會相同,家庭戶數會越來越多。
多到什么程度?要看我們計劃生育制度能不能改變,要看我們剛需年輕人會生什么變化。
從德國案例看,最后老齡人都住大房子,年輕人都住小房子,因為老年人歡迎兒女在過節過年回到家中,但是絕對不會到兒子女兒家過長期生活。
中國有一些變化,農村的人到城里會把老年人帶進城里。
中國城市化無均衡發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調控,只要不是增加供給,就一定是不好的政策,導致的結果一定是供應少于需求。
下一篇:順豐王衛:國人被外界歧視因自身缺乏教養和愚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富豪最想擁有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