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來自中國,三名新加坡新移民三個轉行創業故事。
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卓林波,大學時主修工業自動化,多年后卻做上裁縫,迎來事業春天。
33歲的李攀峰在所學專業領域工作了7年后,出來創業,目前已成為煉油石化儀表供應商。
大學畢業后,加入本地投資銀行的陳偉峰,在金融業不景氣時,投身教育行業做新嘗試,卻試出了佳績。
一、工程師轉行賣窗簾 大學時主修工業自動化的卓林波肯定沒想到自己多年后卻做上了裁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轉變,卻讓他迎來了事業的新春天。
33歲的卓林波來自中國張家界,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
2008年初,他來新加坡,在本地找到一份往大陸地區銷售網絡測試儀器的工作,就這樣留了下來。
剛開始,語言、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都不適應。
“在新加坡的工作是循規蹈矩,做分內的事情上分內的班,遲到早退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這與我之前中國的工作大不一樣。
一是不太喜歡這種上班模式,二是想做點自己的事情,所以就想自己創業。
”卓林波坦誠表示。
2010年,隱忍了兩年的卓林波決定辭職創業。
粗略地分析了一下本地市場后,他為自己設定了兩個創業方向——做餐飲或窗簾行。
從未拿過菜刀的卓林波為了了解餐飲業的運作模式,決定以應聘后廚員工的方式到餐廳做詳盡的了解和學習。
經過兩輪面試,最終他被一家日本餐廳聘請,做廚師學徒。
“進去工作才發現,每天就是跟在廚師后面學習切菜、配菜,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餐廳的整體運作和管理。
每天陷入眼前的瑣事中,與初衷背道而馳。
”這份工作卓林波沒有做滿一個月,就向老板提出了辭職。
“沒想到的是,老板提出加薪挽留,因為他需要永久居民身份的員工,來增加工作準證員工的配額。
這也讓我看到餐飲行業受雇傭政策制約的現狀,最后決定放棄做餐飲業。
” 籌備開窗簾培訓班 幾經籌措,卓林波在本地開起了自己的窗簾行。
剛開始他是想從中國拿成品過來在新加坡賣。
他先在中國深圳找了一個加工廠,新加坡有了定單就定制。
但超長的海運時間是麻煩事,總是不能如期給客戶交貨,帶來很多困擾。
他于是決心親自去中國學習窗簾制作與設計。
卓林波通過各種渠道在杭州找到一位師傅,“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慢慢發覺窗簾培訓應該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
因為中國的窗簾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至少在窗簾款式方面沒有太多突破,款式大都比較陳舊,沒有創新。
” 學習期間,卓林波一直在琢磨如何把學到的窗簾設計和制作工藝轉換成創業資本,僅僅是回新加坡開一家窗簾店嗎?學習結束后,他退掉回新加坡的機票,直飛廣州,在廣州租好課室,籌備開窗簾培訓班的各種事宜。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在廣州的窗簾培訓中心就正式營業了。
下一篇:IP話吧小子的10年創業路:曾為周鴻祎賣關鍵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首席技術官到意外的牛奶商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