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本文發表于雷軍微信公眾號文章《程序人生》今天有朋友發給我一篇我在20年前在BBS上寫的帖子。
那還是1996年,我們通過電話線撥號連接到西點BBS上飆帖子玩的年代。
那是一個互聯網混沌初開的年代,那是一個BBS和Email幾乎主宰了全部互聯網的年代,那是一個青春的理想和熱血沸騰的年代。
我是一個程序員,一個軟件工程師。
到今天,我也依然是一個程序員,一個軟件工程師。
本文是20年前我對程序人生的一點看法。
20年后的今天,重讀之后,這依然是我對程序人生的態度。
2016年3月24日 雷軍"程序人生"的作文From: Lei JunTo: Dai Jun時間: 1996-08-31 00:28戴老師:你的命題作文我已經寫完,如有不妥之處,請指出。
今天下午我已經寫完,但突然 ZRM 死機,我沒有存盤。
晚上只好接著寫,真是不幸。
文中如有錯漏之處可能是我第二遍寫漏了。
本文參考過 WT 和 JH 的有關討論信,在此致謝。
=== CUT ===程序人生[題記] 如果程序人生的話,這條路太漫長"程序人生"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剛開始時我并不明白。
這個詞源于業余 BBS 站,站上 PROGRAMMER 欄目的中文名就是這個詞,英文翻譯過來就是"程序員",但程序人生又比程序員多了很多含義,似乎多了一種滄桑感。
但不管這么多,講講編程感受不算跑題。
首先我先講講自己的路,這樣也許大家才能相信我的坦誠和我的這篇編程感受的真實性。
這些感受是我個人感受,不全面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我的程序人生路--------------我并非天生喜歡電腦,上高中時也沒有想過程序員的生活。
我學電腦非常偶然,小時候的一個好朋友上大學時選擇了電腦專業,為了和這個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我也選擇了計算機系,開始步入程序人生的道路。
當我學了一點電腦知識后,就發現電腦將是我人生的最愛。
讀書時,我不是特別會搞關系的人,同學關系說不上差,也好不到那里去。
我是八七年上的大學,我們大一下學期才有專業課。
當我有資格上機的時候,發現電腦世界太美妙,就一頭扎進去。
當時用的是 Motorola 68000 (相當于 Intel 8088), 540K 的內存,運行的 UNIX 操作系統,八個人一起用。
大二學 PC,又過了一學期,開始出現在老師的實驗室,幫忙干活,當時寫了現在還有人用的 RI (一個清內存的小工具)。
又過了一個學期,開始和校外的公司接觸。
大二暑假,和一個朋友組建了 Yellow Rose 組,寫了我第一個商品軟件 BITLOK 0.99。
后來開過公司也寫過一些軟件。
大學畢業后,分到研究所,不太適應研究所的氣氛。
調槽到金山軟件公司,開始了職業程序員的生涯。
后來成了北京金山軟件公司的經理,但我還是一名程序員。
編程的感受------------- 程序員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國里 ---我剛接觸電腦就發現電腦的妙處,電腦遠沒有人那么復雜。
如果你的程序寫得好,你就可以和電腦處好關系,就可以指揮電腦干你想干的事。
這個時候你是十足的主宰。
每每你坐在電腦面前,你就是在你的王國里巡行。
這樣的日子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
電腦里的世界很大,編程人是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國里。
你可以想象到電腦里細微到每一個字節、每一個比特位的東西。
--- 我愛編程這個工作,可以肯定我會干上一輩子 ---不少人認為程序員最多干到三十五歲就可以收山換環境了,腦子也差不多該歇歇了,體力也不支了。
并認為寫程序是年輕人的事情,到了一定歲數,估計沒什么人再當程序員了。
當我剛有一點水平的時候,我也認為編程辛苦,也想三十歲后干別的。
當我年長一點后就發現了自己的無知。
一個人大學畢業就二十一二歲,有點水平的時候可能二十五,接著就是老婆加上孩子和房子等等諸多事情。
一切搞掂的時候,也許就是三十五歲。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不用選擇程序人生的道路。
電腦進入我國時間不短,但真正大規模開始用,還是八五年 PC 開始的,因此國內真正寫電腦程序的人最長也就寫了十幾年(不知道是否還有這樣的人)。
由于電腦應用在國內時間比較短,國內開發的主力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
但這不表示程序員如同紅粉佳人般的容易衰老。
美國和臺灣開發以三十四十多歲的人為主。
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沒有什么不能做的(現在還能聽到這樣的豪言壯語),而且更要命的是好象我們特別聰明,特別適合開發軟件,比老外強得多。
當我們真正接觸那些杰出的開發人員的時候,發現他們太厲害了,都有十多年的開發經驗。
雖然也有很多年輕人做了很多好東西,但決大多數的產品出自這些有豐富開發經驗的程序員的手。
剛畢業的時候,編程不僅僅是愛好,而且也成了一輩子的工作。
整天不知道寫些什么東西,覺得特別沒勁,找不到感覺,特別灰心。
后來,才明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程序才會有意識。
寫程序簡直是在自殺,巨費精力巨費腦子巨累。
但我愛編程這個工作,可以肯定我會干上一輩子,雖然我沒有打算一生只干這一件事。
用一生來編程序是一件既容易又困難的事。
如果碌碌無為,為交差寫點程序,這樣寫兩輩子的人都有。
但如果想全身心地寫程序,寫十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現在我不少朋友都洗手了,有時我也想"用什么電腦,Windows 外的世界不是也很大嗎?"。
面對電腦的時候,立刻頓悟:電腦還是自己最擅長干的事,也是最順手的事。
--- 高級程序員不是追求的目標 ---有的人學習編程技術,是把高級程序員做為追求的目標,甚至是終身的奮斗目標。
后來參與了真正的商品化軟件開發后,反而困惑了,茫然了。
一個人只要有韌性和靈性,有機會接觸并學習電腦的編程技術,就會成為一個不錯的程序員。
剛開始寫程序,這時候學得多的人寫的好,到了后來,大家都上了一個層次,誰寫的好只取決于這個人是否細心、有韌性、有靈性。
掌握多一點或少一點,很快就能補上。
成為一個高級程序員并不是件困難的事。
當我上學的時候,高級程序員也曾是我的目標,我希望我的技術能得到別人的承認。
后來發現無論多么高級的程序員都沒用,關鍵是你是否能夠出想法出產品,你的勞動是否能被社會承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
成為高級程序員絕對不是追求的目標。
--- 編程不僅僅是技術,還是藝術 ---有人認為編程是一種熟練工種,也有人把編程說成是藝術創作。
這兩種意見爭論比較激烈。
我們換個工種來看,石匠應該是熟練工種,屬于工人,更藝術似乎沾不上邊。
但正是這些石匠,給我們留下多少文物古跡,如樂山大佛、莫高窟等等。
應該說這些石匠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文化財產。
現代軟件工業已具相當規模,很多軟件的完成需要的是大兵團作戰。
一名普通程序員接受編寫某一模塊的任務后,往往只是寫代碼,發揮的余地很小。
在大項目中,很多程序員只能了解到和自己所編模塊相關的很局部的細節,另外還受到開發環境的限制,真的很難體會到自己在從事"藝術"創造,更多的時候是感到自己在從事重體力勞動。
有的時候還擔心自己苦苦參與的這個項目究竟有沒有意義,是不是在同類產品中有競爭力,會不會開發出來以后就因為硬件的發展,操作系統的換代而過時...我認為編程的工作和石匠比較相似,有很多是技術活甚至是體力活,但編寫優秀軟件是件很難的事。
這兩種想法都有片面性,編程應該說兩種屬性都有。
編程不僅僅是技術,也還是藝術。
編程是技術活,才有可能大規模進行,才會有軟件工程。
也正是編程是藝術,才會有如此多的好產品。
下一篇:馬云在美分享創業心得: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楊浩涌:58趕集模式過時,不是有流量有用戶就擁有了一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