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閻焱在投資界教父級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58歲的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他正迎來投資生涯的第20個 年頭,幾乎和中國創投基金發展歷史同歲。
在這期間,他經歷了國內創投啟蒙期、黃金時代,以及隨后的寒冬,投資了眾多耀眼的明星公司,但一路走來,他為何能 幾乎保持完勝?過去的幾年,由于與雷士照明的種種恩怨,讓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原名軟銀亞洲)合伙人閻焱成為曝光度極高的焦點人物,在他與雷士照明原董事長吳長江的沖突戰中,閻焱以其尖銳且一針見血的言辭為外界所知。
盡管平日的閻焱,給人感覺十分儒雅,總是西裝革履且帶著斯文的邊框眼鏡,但一旦開始談話進入正題,他會頻頻反問,其自信且強勢的性格讓人印象深刻。
這位言語直率的投資人,曾多次因“出言不慎”惹來是非。
不久之前,在一次論壇上,閻焱表示,“綠城作為國內標桿房企之所以會淪落到被賣掉的下場,是因為宋衛平頻繁飛赴拉斯維加斯參與豪賭”,此言一出,頓時嘩然。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他,閻焱在投資界教父級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現年58歲的閻焱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他正迎來投資生涯的第20個年頭,幾乎和 中國創投基金發展歷史同歲。
在這期間,他經歷了國內創投啟蒙期、黃金時代,以及隨后的寒冬,投資了眾多耀眼的明星公司,但一路走來,他為何能幾乎保持完 勝?歷程“創業不僅僅是一種激情,更多是一種堅持,是辛酸和不眠之夜。
”在11月蘇州舉行的“千人計劃”創業大賽決賽現場,閻焱正代表投資人進行勵志發言。
類似這樣的場合閻焱已經記不清一年要參加多少次,他常穿梭在各大創投論壇上,這同時也是尋找項目和溝通的過程。
當《環球企業家》問他,在其投資的20年生涯中,最自豪的項目是什么?閻焱立馬說出了“盛大”。
隨后他停頓了十秒,又說:“中海油、神州數碼、58同城也算,至少包括10個,畢竟投資了這么多年。
”閻焱第一個提到的便是盛大網絡,這幾乎成為中國投資行業最經典的教科書,也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2004年閻焱剛加入軟銀亞洲不久,當時的盛大 公司風雨飄搖,投資者紛紛要撤資,還陷入了與韓國Actoz公司的私服糾紛。
閻焱卻堅持看好其商業模式和團隊,他甚至向董事會表示,愿意用自己的錢一起投 資,以證明巨大的投資價值。
最后閻焱力排眾議為盛大投入了4000萬美元。
2004 年5月,盛大在美國上市,兩年后,軟銀退出時,從盛大身上賺了5.5 億美元,得到了15 倍的回報。
58同城也給了閻焱同樣的驚喜。
2013年11月1日,58同城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軟銀亞洲前后投資500萬美元,賬面回報超過4億美元,對此閻焱感嘆道,“在八年前投資58同城時,根本沒想到它會做到這么大規模。
”而最近,讓他最興奮的項目要屬中糧我買網,其愿景是打造全球最大的食品電商網站。
去年7月,中糧集團宣布,我買網獲得賽富亞洲3700萬美元注資,將用于未來幾年內全國市場布局及渠道拓展,并在戰略規劃、業務發展及資本運作方面與賽富展開合作。
這是我買網成立以來的首輪融資。
我買網成立于2009年,由中糧集團旗下的創新業務部發展而來。
五年前,賽富基金找到中糧集團,希望投資其新推出的果汁品牌,但中糧認為時機不成 熟。
2011年開始,我買網獨立成為中糧下屬一級子公司,閻焱直接和中糧董事長寧高寧談我買網的投資,兩人一拍即合,“我們倆是很多年的朋友,在香港認 識,那時候他在華潤香港。
”閻焱告訴《環球企業家》。
這是一個異常艱難的投資項目,“從開始談到最后投資,我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做下來。
”由于賽富是外資基金,投資國有電商時相關審批較為繁復,兩年 的時間,多是用于等政府各方面批準,流程相當緩慢。
“跟國有企業合作,有的時候就是被審批的流程給拖掉了。
”在談到具體投資業務時,閻焱說話往往剎不住 車。
今年8月,我買網宣布完成B輪1億美元融資,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也亮出了決心,由IDG領投8500萬美元,而賽富基金則繼A輪投資后追投 1500萬美元,兩者分別占股20%左右。
“我買網過去兩年都在以500%的速度增長。
”閻焱堅定了持續投資的信心。
這是IDG資本歷年來在電商行業的最 大金額投資,IDG PE基金Ⅱ總額才一億多美元,幾乎豁出去了大部分。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對于傳統行業的改造,所帶來的機會還只是剛開始。
”說到這,閻焱有些興奮,他告訴《環球企業家》,如果說過去的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造就了萬億的機會,那么未來其對傳統行業的改造所帶來的機會將是幾十萬億,我買網則是對典型的傳統食品行業的改造。
閻焱透露,最近賽富剛投了兩 個90后女孩的創業項目,做移動端的女裝產品服裝公司,顛覆傳統服裝業,兩年前創建的公司,今年銷售額已達1.8億元。
爭議閻焱坦承自己主要投中后期,80%以上投資的是已經盈利的公司,只有10%投創業早期的公司。
相對來講,當他投盈利公司本身的時候,那些不太成功的都已經被淘掉。
“在這個行業當中要想做好,你一定是最聰明的,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結果導向性行業,賺錢是王道。
”閻焱語出驚人,但他也表示做投資門檻很低,但做好 不容易。
“在這個行業里面要待一萬小時,投一億美金以后,才可以成為一個基本合格的能夠做獨立判斷的投資人,一萬小時就是11年。
誰要是告訴你,去年開始 做投資,今年賺大錢了,這是非常小的概率事件。
”有人認為投資其實是一場賭博,閻焱堅決反對,認為做投資必須絕對理性,一項一項程序地走,需要大量的思考、理性的分析。
而他判斷項目的標準看似非常簡單,就兩點:商業模式和團隊。
他非常在意一個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
“以網游為例,30萬或300萬玩家,網游公司的成本幾乎是一樣的,它的商業模式可擴充性就非常強。
”因而這些年下來,閻焱以投資互聯網公司居多。
“在風險投資的考察中,除了合理的商業模式,我大部分時間,是花在對人的考察上。
”在多年的投資經歷中,閻焱始終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創業者的人 品,“人品一定要正,基本上心術不太正的人,他可能會賺一點錢,但永遠賺不了大錢。
”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他會特別注意考察公司的創業團隊,他認為投資即投 人,財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
但也有看錯的時候,他說,比如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提到他,閻焱用“非常可怕”四字形容。
“可惜一開始沒看出來”,閻焱感嘆道。
2006年8月14日,“出于對吳長江的信任”,閻焱投資2200萬美元,占雷士股權比例35.71%,這為后續一系列事件奠定了基礎。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宣稱,董事長兼CEO吳長江因為個人原因辭職。
財務投資人閻焱被董事會推選為新任董事長,施耐德高管張開鵬接任CEO。
吳長江不久向媒體稱,他是“被逼離開”雷士,矛頭直指閻焱,這惹怒了后者,公司矛盾曝光。
在媒體、微博等公眾平臺上,雙方你來我往,針鋒相對。
這場企業創始人與投資人的“戰爭”,成了當年夏天中國商界最熱的話題。
因為施耐德的介入,吳長 江離職事件也被一些人解讀為,外資(賽富)與國外巨頭(施耐德)聯合搶占民族品牌。
吳長江被輿論描述為一個悲情角色,獲得了外界更多的支持,很多人認為, 資本趕走了創業者,閻焱因此聲望受損。
昔日的投資教父成為一名有爭議的人物。
卷入其中的,除了吳長江和閻焱外,還有眾多創業者和投資界人士。
一時間,風投玩死創業公司的激烈言辭甚囂塵上。
隨后,吳找到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簽署“秘密協議”,組成同盟。
王入股雷士,并協助吳重返董事會,擔任CEO,閻焱出局。
這兩年,雷士照明事件給閻焱帶來不少困擾,尤其是風波剛開始時,閻焱逢人必解釋此事。
當下雷士鬧劇又一次上演,吳長江再度被王冬雷趕出公司。
“現在不用解釋了,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兒。
”當下吳長江三度被趕出雷士,召開新聞發布會與王冬雷對罵正酣,閻焱卻依然是最讓他激動的話題,甚至說到這個名字都咬牙切齒,吳對媒體表示,依舊對趕他第二次出門的投資人閻焱痛恨不已。
“核心是因為他賭博。
”閻焱說,吳長江賭博導致兩方很難繼續合作。
閻焱在進入雷士半年后,被告知吳喜歡賭博。
閻焱多次與吳談及此事,表示作為個人行為不干涉,前提是不能用公司的錢賭,但他依然把公司的東西拿去賭,這觸犯了閻的底線。
賭博只是導火索,制度化經營上的沖突,才是兩人最主要的矛盾。
吳長江對董事會決議、公司規則極為藐視,而閻焱在投資中,不僅僅滿足于財務投資人的角 色,他常常會為所投資的企業建立起一整套的財務、人力、管理等制度,甚至物色職業經理人,深度介入公司管理。
吳多次繞開董事會做事,違反公司規則,讓這信 奉西方現代企業制度的閻焱無法接受。
一直以來,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在許多問題上觀點不一。
閻焱舉例說,在剛獲得融資的時候,中國的創業者普遍都喜歡買豪車,拿公司的錢去買豪車,對此雙方會有很大的分歧。
“后來我們妥協,可以買,但不能買太好,并且作為公司買固定資產要董事會批準。
”閻焱表示,類似這樣的小矛盾很多,大矛盾像吳這樣的情況還是很罕見的。
出現矛盾閻焱通常用制度來處理,大家訂好一個規則一起遵守。
“IT領域還好一些,其它傳統領域創始人,不太喜歡別人管,感覺投進來的錢就是我的錢。
”閻焱曾經在微博上稱,中國的民營企業做不大與企業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相關,雷士股東矛盾是成長之痛,他認為吳長江是“草莽英雄”,應向成熟、自律的現代企業管理人的轉變。
在雷士照明事件上,閻焱的強勢、霸氣與自信皆不輸于吳長江。
事實上在很多人眼中,閻焱確實是一個很強勢的人。
與閻焱開展過合作談判的企業高層均表示其“談判時很強勢”。
而閻焱自己則認為,談判時能夠給對方留下自己強勢的心理畏懼感很有用處。
投資公司之后的 工作更需要重新劃定股權結構,并且建立財務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等公司制度,甚至要討論公司的管理團隊設置和發展戰略等問題,這都需要一個強勢的投資 人來引導。
在閻焱看來,活在世界上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成為朋友,而且活在世界上的目的也不是讓所有人都高興、認同。
“一輩子的朋友不會超過一只手的手指數。
”熱愛閻焱是風險投資的狂熱愛好者,無論中途遇到怎樣的波折。
“從我第一天開始,到今天20多年以后,我對投資的熱愛絲毫不減。
”他說。
“不喜歡平庸”,這是閻焱在微博簡介中寫的介紹。
他先后從事的職業是工人、飛機設計工程師、社會學學者、世界銀行官員,官僚、沉悶、刻板的生活,讓他完全無法忍受。
1994 年,閻焱38歲,職業上最重要的一次轉折終于來臨。
他在世界銀行的老板組建了美國國際集團(AIG)亞洲基礎設施基金,力邀他參與。
隨后閻焱加入AIG,擔任該基金北亞和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成為一名風險投資人。
“第一天我就覺得,這個職業簡直是為我造的。
”閻焱告訴《環球企業家》,每天要看上百封郵件,跑兩到三家不同的公司,同時跟蹤幾十個項目,這樣的工作實在是太過癮。
AIG期間,閻焱完成了職業生涯第一個重量級項目:中海油。
2000 年,中海油第一次紐約上市失敗,他們找到閻焱。
閻焱與衛留成、傅成玉一見如故,并說服美國老板,在兩個月內就完成了對中海油2億美元的投資,此后,李嘉誠跟入。
一年后,中海油在紐約成功上市,AIG 的投資獲得了一倍多的收益。
四年后,他離開AIG加入軟銀亞洲,投資盛大網絡項目。
盛大上市后,軟銀亞洲立刻成為當時全世界投資回報最高的基金之一,一時間名聲四起。
但按行業 慣例,基金的投資回報二八分成,即其中20%歸GP(負責基金管理的普通合伙人),而軟銀亞洲當時的GP是軟銀,以閻焱為首的管理團隊只是軟銀的“打工 者”,因此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部分利潤,這讓閻焱團隊中的很多人都覺得心里不夠甘心。
2005年,在經過與軟銀的艱難談判之后,閻焱帶領著周志雄、羊東等人設立了第二只基金—賽富基金,閻焱出任公司首席合伙人,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GP。
而由閻焱主導的這次事件,更被業界稱為“VC獨立運動”。
閻焱也正式在中國的創投江湖中確立了自己的領袖位置。
目前,賽富基金已成為以中國本土為主體進行獨立運作的最大基金,共管理約40億美元的基金,包括旗下四期美元基金及若干人民幣基金。
在互聯網領域先 后投資過盛大網絡、58同城、神州數碼、快播等企業。
現在賽富一年看2000多個項目,閻焱自己一年至少看三四百個,每年大概投二十多個。
沒有疲憊、痛苦,而是興奮、狂熱。
閻焱認為自己一直熱愛著新的事物、新的技術,雖然認為自己沒那么新潮,相比年輕人或許更喜歡跟老人一起聊天。
但這 份工作讓他覺得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會見到有趣的人、新的技術。
“關鍵還能賺錢,現在你讓我做任何其它事情,我都不換,雖然再過幾年也不得不退 休。
”至于接下來規劃,閻焱說,活到現在幾乎做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從來不規劃我的人生,比較隨性。
人生你只能活一次,最主要的指標是快樂。
”
下一篇:清華系創業者李華兵:從投資人到創業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雷軍有比馬云更大的“中國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