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就算是擁有QQ或者微信這樣超強粘性的騰訊,也不是消費者心中最需要的“平臺”。
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無法離開QQ或者微信這個產品,不得不由著騰訊折騰罷了。
我希望鹽科技是一個創業者可以真誠交流的平臺。
如果交流得好,可能還會被更多人看到和賞識。
我希望這種交流和宣傳推廣無關,但用戶或者風投可以通過我們的這種交流,了解每個創業者的經歷和遠見,進而對我們背后的產品感興趣。
到了年底,在規劃2014之前,我先梳理了一下未來的一些判斷。
在看多了其他關于大行業大趨勢的預測之后,我得出了幾個關于苦逼創業青年的小結論,說出來和鹽科技的朋友們分享。
當然也歡迎大家彼此交流。
我的第一個結論如標題所示:忘掉平臺。
見過太多創業者想做成一個平臺。
我開始也對此很有興趣:想想看,只要成為一個平臺的創造者,就像是建立了一個國家,你只要在上面收稅就可以了。
但平臺建造殊為不易。
我們已經進入了喬布斯創造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這個時代里,沒有為我們的app留多少位置。
打開你的手機看看,你今天打開了多少個app?5個?你肯定不是創業者;50個?你與外界的聯系太依靠網絡;100個?容我膜拜一下。
即便如此,這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面對上百萬的app,你也不過打開這么多應用。
那么里面有幾個,是你奔著app的平臺去的?換個角度就很容易明白,別指望別人把我們的應用列為必需品:在2014年,已經不現實了。
而一個不必須的產品,是不具備成為平臺的任何基礎的。
作為創業者,鹽科技投稿人一直留意那些獲得了足夠用戶就開始打造平臺的創業者們。
我發現即便具備了條件,去打造平臺也不是好辦法。
更好的選擇依然是忘掉平臺,就把核心產品做到最好。
這就好比一個大樹的種子。
它可以長2米就結果子,也可以長到20米才結果子。
那么,最好就等長到別人夠不到的時候再說。
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越強,平臺才越有價值。
平臺本身不是護城河,社交網絡這種最依賴平臺的,也不能把平臺當成護城河。
但你當初吸引用戶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
平臺也不是盈利的關鍵。
很多創業者希望通過平臺變現,但只要你不是QQ,想增值變現就缺乏現實依據。
做成平臺除了讓你看起來像個大公司并沒有什么好處。
蘋果公司到現在還是“公司”而非“集團”,但他是最賺錢的。
有了核心競爭力,你可以讓別人足夠信賴你的產品。
雖然你不賺錢,但當你的用戶還在海量擴展的時候,你就會成為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節點——相信我,有時候,別人會把這個節點稱之為“平臺”。
那么,在上百萬個app中,未來如何存活呢?鹽科技投稿人的觀察是:學會寄生,深耕垂直。
寄生就是要隱藏在別人的平臺之下,垂直就是在細分領域獲得足夠的影響力。
不要覺得這樣丟臉——如果沒有AT&T,蘋果的iPhone手機根本沒有辦法Cover成本,那么怎么可能誕生出來改變世界呢?而如果iPhone最早沒有在使用上又簡單又直觀,也沒有最好的設計的話,后來的app store也就無從談起。
寄生的好處是:你們彼此都需要。
對方的生態系統需要你的一環來完善,而你需要這種平臺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
如果你的產品足夠好,將來你的產品會被很多人需要,就會跨平臺,這種事情一旦發生,我們就可以把你的產品稱之為平臺。
面對投資人我們都要講故事。
但是相信我,把自己的產品變成一個平臺不是我們應該講的故事——即便那樣做會帶來一點收益或者讓故事動聽。
相信我,消費者不需要很多平臺。
就算是擁有QQ或者微信這樣超強粘性的騰訊,也不是消費者心中最需要的“平臺”。
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無法離開QQ或者微信這個產品,不得不由著騰訊折騰罷了。
他們需要一個有趣的網站,一個好玩的應用,但不希望它們變成一個平臺。
就算你成為了平臺,而他們確實還在你這里,這也不是留住他們的理由。
一旦有更有趣的應用,他們就會拋棄你,同時毫不在乎這個平臺上的東西。
所以,2014,忘掉平臺。
記住這一點:世界上真正成功的平臺屈指可數,你肯定不是其中一個,以后也不會是。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這話對于創業者尤其適用。
無論是招人、還是業務擴展,無論是改版還是平臺建設。
反復論證,一直到迫不得已,再孤注一擲去做。
不過,那時你會發現,你永遠都不必孤注一擲,永遠有比建平臺更重要的事。
即便是為了吸引投資人,你的堅持,也會換來更多投資人的重視。
下一篇:創業者們被逼做著厭惡的事情,這才是創業的實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個測試人員眼中的創業團隊七宗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