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10年。
”說這話的,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全球通訊產業界龍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他是許多歐美廠商的夢魘。
早在10年前,思科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就稱他是“令人尊敬的對手”。
當昔日的網絡通訊巨頭: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紛紛面臨衰退危機時,他所帶領的華為不斷逆勢上升,未來5年,年復合成長可望續沖10%。
關于任正非,多數人深知他是一個具備強烈危機感、軍事化管理自己的團隊、低調異常的人。
不過,任正非或許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對危機坐立難安,遇到困難又不可救藥地樂觀;曾經得過嚴重的抑郁癥;作為一個管理者,他其實很喜歡務虛,很多變,也沒有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不過,他對員工又有寬容和溫柔的一面……1、怕死 同時又異常樂觀怕死,是對于環境隨時充滿危機感。
出身貧寒、家中有七個兄弟姊妹的任正非,幼年時連一個白面饅頭都吃不起。
高中時文革爆發,眼睜睜目睹擔任高中校長的父親被綁在高臺上拳打腳踢的批斗。
他在《我的父親母親》一文中回憶:“爸爸怕我受牽連,影響前途,脫下一雙皮鞋給我,要我回重慶繼續念書,臨走前對我說:‘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以后有能力要幫助弟弟妹妹’……。
”這些經歷,讓他日后像狼一樣,一方面,對成功懷抱巨大的饑餓感,一方面又對環境隨時充滿警戒。
“自華為成立之日起,任正非就變成了一個怕死的人,華為就成為一個怕死的公司,‘活下來’成為華為最低,也是最高的戰略目標,”任正非好友,《活下去,是最大的動力!》作者田濤說。
不過,與此同時,“老任是一個極具沖突性格的人,他的危機意識常讓自己坐立難安,但真正面臨困境的時候卻又無可救藥的樂觀”,田濤說,任正非總是在春天的時候喊冬天,當真正遭逢危機時,他又能看到黑暗中的曙光。
2003年與思科的訴訟最后無疾而終。
思科所提出的證據,沒有一樣能讓美國法院起訴華為,反倒讓華為一夕之間在全球聲名大噪,所有人都知道,華為就是思科頭號敵人,“這給我們省下了幾十億美元的宣傳費,”任正非說。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華為大舉進軍海外市場,海外營收占比,一路從10%以下,躍升到超過 70%。
2、曾經得過嚴重抑郁癥1992年,華為營收突破人民幣1億元,任正非卻毫無喜悅,他在該年的年終大會上只說了一句:“我們活下來了,”就淚流滿面到無法繼續。
研發有如一個無止盡的黑洞,不斷吸干賺來的錢,邊疆區域與小企業帶來的現金流,遠遠不夠支付打入二、三級城市。
根據田濤的講述,任正非的抑郁癥曾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
時間大概在2000年前后,與內外部的壓力有很大的關系,那個時候,比如思科起訴華為、港灣事件,幾乎是5、6個重大危機同時爆發。
而任正非也曾經寫信給患抑郁癥員工。
他在信中說:我想他們應去看一看北京景山公園的歌的海洋,看看麗江街上少數民族姑娘的對歌,也許會減輕他們的病情。
我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郁癥、焦慮癥的患者,在醫生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樂觀,我的病完全治好了。
3、務虛、多變、沒有耐心聽別人把話講完外界都知道華為的執行力非常強,但不知道的是任正非會定期召集高級干部開“戰略務虛會”。
務虛就是務實的相反,只談抽象的策略,不談具體作法。
“每天坐在云里霧里,喝著咖啡泡著茶,說一些不咸不淡的話。
”田濤說:“但這些話,3年之后就會變成原子彈!” 這個做法同樣是來自于任正非的危機意識。
因為害怕失敗,他得要不斷思考,以及預測未來的發展,未雨綢繆,不能只專注眼前的瑣事此外,田濤說,任正非太多變。
他總是在左右調節,變來變去,而真正的管理需要系統性、標準化、穩定性。
任正非深知自己的這一特點,因此,他便充分放權,讓擁有不同管理能力的人處在合適的崗位上。
而為了改革,他不惜砸下5年5千萬美元費用,聘請50位IBM顧問長期駐點華為,全面導入IBM的管理制度。
在那個年代,這筆錢足夠讓王石、潘石屹等房地產商在北京上海炒作20棟樓。
作為管理者,任正非還有很大的一個缺點是沒有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別人給他說了前半段話,他馬上就會認為這是事實的全貌了,然后就這個事情噼里啪啦把別人批評一通,下面很多人就會覺得委屈。
不過,田濤說,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就事論事,不會因為一件事情一句話就否定一個人。
更主要的是,他有個“藏污納垢”理論:“每人身上都有與生俱來的病毒,當老板的不能要求員工每個都十全十美,一定要有包容萬有胸懷。
”4、溫柔一面根據田濤的講述,員工,是任正非最大的資產,華為的客戶遍布150個國家,每一次的飛行,任正非一顆心都懸在空中……。
飛機起飛12分鐘后,開始劇烈顛簸,幾乎是直線式的向下俯沖,崇山峻嶺閃電般從窗外掠過,任正非全身肌肉在發緊,旁邊坐著太太與女兒,空姐發出緊急通知………。
幾分鐘后,飛機迫降在首都機場,停機坪上,10多輛警車、消防車燈光閃爍,如臨大敵。
“謝天謝地,總算又活過來了!”任正非自言自語道。
此時他的神經依然緊繃,臉色臘黃。
10多天后,同樣的空中驚魂再重復了一次。
從開羅飛往多哈,飛機忽上忽下,恐怖地來回顛簸。
驚恐的任正非在飛機迫降后原本打算取消航班,但一位同行者說:“生命很脆弱,只求活在當下,活好每一天。
”于是,兩小時后,任正非換乘另外一家航空,繼續多哈之旅。
華為在全世界10多萬名員工,每天飛在天空上者不知多少,包含任正非在內所有高級主管一年的飛行次數至少1百次以上,任正非要求所有高級主管24四小時開手機,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一架飛機出事,一定要通知他上面有無華為員工,若有,一定動員高層處理。
“好消息我不想聽,壞消息我一定要知道,尤其是關系到員工生命安全的大事,這些可都是為了公司在奮斗的奮斗者啊!”他曾含著眼淚對華為的高級主管這樣說。
下一篇:新國家戰略中國將建設長江經濟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訪談錄: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