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想出名?聽聽PR的11個法則 PR,我完全是半路出家,我學的其實是金融,之前一直是在四大和創業公司從事財務相關的工作。
參與到PR工作,完全是機緣巧合,是加入到洪泰基金之后,擔任泰哥(盛希泰)助理,從此與PR結緣,有幸目睹了洪泰基金以及洪泰創新空間從成立到現在的品牌發展之路,而我和洪泰創新空間也很有緣份,因為我正式決定到洪泰基金,恰好是洪泰創新空間發布會——15年4月19日。
個人的一點點心得,和大家交流。
1 產品是基礎,PR是核心,“朋友圈競爭力”和產品競爭力同樣重要。
比如基金的核心是投資優質的項目,但如果不在市場上主動發聲,很可能創業者都不知道你,你連好項目都看不見,又怎么能夠投出好項目?我們要吸引創業者并且讓他們知道我們可以給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同時在募資,包括與政府合作的時候,你需要有品牌支持。
同樣作為一個公司,你的產品要讓用戶知道。
尤其是創業公司,要把自己品牌逐步打造出來,甚至說創業者要有當網紅的意識和能力,這對公司是很有利的,至少要有這個意識。
2 老板要從內心認可PR的價值和重要性,從己做起。
有的老板,可能有個事情,覺得需要宣傳了,然后告訴公關人員,去找個記者發篇稿子。
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老板,對于媒體沒有發自內心真正的尊重。
親力親為方面,例如泰哥會參加很多的活動,早期會在這個圈子不停地刷臉、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在重要的節點,我們也有意讓泰哥去發出聲音。
你會發現,泰哥逐漸樹立起了個人品牌。
而我們空間的創始人王勝江,也是鮮活的例子,近期還推出了他個人新書《創業生存法則》。
3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老板不要太干涉細節。
例如洪泰基金的品牌宣傳負責人,曾經在媒體領域工作了十三年,洪泰創新空間媒體負責人則是以前的新華社主編,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的媒體負責人則是以前海爾的新媒體負責人。
他們都是專業的媒體資深人員。
我記得領英的公眾號出過一篇文章,回顧他們新媒體的發展之路,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這個。
洪泰基金LP年會上,張遠明與俞敏洪、盛希泰 4 品牌宣傳需要學會借勢。
這一點上,洪泰其實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最初成立的時候,會有很多人知道洪哥,但對于洪泰還是有些陌生。
同時因為泰哥過往在證券行業工作,加之幾乎從不接受采訪的風格,使得泰哥盡管在投行和證券行業是風云人物,但在創業和大眾領域,仍然有很多人并不熟悉。
但隨著泰哥自己親力親為的刷臉的增多,同時與媒體的互動增多,目前已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投資人,個人拿了很多投資界的獎項。
同時我們投的企業也在逐漸增多,這些企業很多都會主動地幫我們宣傳,就是你投完之后會形成一個聯盟,我們稱之為“洪泰幫”,就是有一點點黑幫的味道在里面。
(笑)而洪泰也鼓勵其他合伙人和投資經理在合適的場合和地點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同時,洪泰的戰略平臺,也會發出一些自己的聲音,各有特色。
例如前些日子,鄧亞萍加盟洪泰創新空間的新聞,就再度讓洪泰走入到大眾視野。
也就是說,相當于一個組合拳,你一拳頭打下去,下面會幫我們形成一個勢頭,逐漸洪泰的勢頭和品牌就起來了。
洪泰的品牌建立起來后,對于被投企業、員工和戰略平臺都是促進,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洪泰品牌的提升,相當于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5 要有主動制造事件的能力,內容比渠道更重要。
例如洪泰創新空間,今年有幾個比較大的事,包括跟優客工場的全面合作、鄧亞萍的加盟。
而每在一個大的事件出來的時候,國內至少會有30家以上的媒體報道,形成的影響力就會非常大。
6 宣傳發布的東西要把握合理和相對規律的時間和頻率,給人一個合理的預期。
這一點,我以前給泰哥做助理的時候,下午5點的活動,我需要把照片8點前發給他,而公司的重要新聞,一般都保持在晚上8點到9點發出,最晚不超過9點。
例如國內一家主流的投資機構的公眾號,你會發現他的新聞都會選擇在中午11點到12點發出,這些其實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包括大家熟知的一個網紅,她的視頻推出的頻率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就是要照顧讀者的閱讀習慣,給人一個合理的預期。
7 要想清楚PR的目的,找準你的目標讀者,找準渠道,“對癥下藥”。
例如你想融資了,你的報道就可以選擇例如鉛筆道、36氪、小飯桌等地方,這些都是投資人日常關注的媒體,像我們投資的一家做電腦租賃的公司易點租,目前獲得經緯和順為的投資,最初就是我們的投資經理在36氪上看見他們的報道,然后找到這家企業的。
最近也有不少投資人看見洪泰創新空間99度創業季相關報道,而主動找我們去聯系相關企業。
8 1個好的標題=文章傳播好的50%。
9 要虛實結合。
不能為了宣傳而宣傳,虛實要結合,如同走路,一條腿總短,瘸了就難以走遠。
10 要有自己的風格,要讓人看著舒服。
一個好的企業自媒體,每個標點符號都在向外輻射企業文化,多給點預算給設計和編輯,沒錯的! 11 企業即媒體,人人都是新媒體。
其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的朋友圈,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新媒體,你的一言一行,一定程度上折射著公司的文化。
想拿錢?看看融資的10個建議 關于創業公司融資,其實我和洪泰結緣就是因為幫我前東家融資,泰哥覺得公司估值太高,不僅沒投資,反而把我挖過來了,當然在來之前,我已經幫助企業拿到了上市公司幾千萬的投資,最近我也幫助了幾家企業獲得了下一輪融資。
簡單講兩句自己的感受: 1 一份好的BP是基礎,是獲得投資的敲門磚,是投資的前提。
如果BP沒有讓我興奮,我基本不會再跟進。
首先 ,格式很重要,word我會直接pass,最好用PDF版本,PPT格式容易亂碼,另外BP不要太大,也不必太長,15-20頁左右比較適宜;其次,比起融資獲得的錢,花點精力包括錢美觀一下BP是值得的;項目優勢要放前面,讓人一目了然知道你的定位;內容至少包括團隊、商業模式、對標企業估值和優缺點、擬融資額,行業無需太多介紹,詳版要包括運營數據和趨勢,最好可以用盈利預測的圖表去解釋未來的業務模式。
這些是基礎。
2 估值要靠譜,效率比估值更重要。
估值常常成為制約融資的重要因素,作為創業者,你對公司的估值一定要有非常準確的定位。
整體來說,我遇見的情況是估值偏高的居多。
去年有一家企業,咨詢我的意見,他認為自己估值10億,在我看來,3-4億已經很不錯,但創始人始終堅持,結果股災之后,整體投資的熱度明顯降低,最后的結果是以2個億去融資,這一估值與上一輪融資估值幾乎相仿。
同樣的例子,在最近我推進的一個項目中,創始人最終接受了建議,選擇快速拿錢,但我會建議他融資金額降低,然后快速讓公司業務提升一個臺階,例如你現在預期2億估值融資2000萬,你選擇以1個億融資1000萬,3個月后以3個億融資1000萬,結果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小步快跑遠比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更有效率。
3 對于早期的企業來講,CFO不是必須,但融資顧問必要。
融資顧問可以幫你快速的提升效率,幫你的BP做一個打磨,幫你對公司估值有一個合理清晰的定位,這是必要的。
當然,要選擇要價合理的財務顧問,有的機構在早期,直接要創業公司4到5個點的股權,注意,是股權,不是現金,我覺得簡直是在搶錢。
4 公司要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股權結構。
所謂合理,簡單來說,第一是CEO必須占大股,CEO至少在早期占股應該在60%-80%的水平;第二是,創始人不能是100%,否則整個團隊沒有激情和動力,也很不好;第三,像聯合創始人五五開,這樣的企業是投資機構特別不喜歡的,因為未來企業一定要有一個人說了算。
但如果創始人讓出去太多,像CEO能力很強但股權太少,最后的結局可能就是推倒重來。
對于大企業內部孵化的企業,而大企業占大股的企業,從投資的角度,是比較難以獲得融資的。
5 不要把命運押寶在一家投資機構上面,合同≠融資成功,更別說TS,但多要幾個TS也是有用的。
很多企業總覺得拿到投資機構的TS,就等于融資快成功了。
有的時候,即使簽訂投資合同了,也可能遇見投資機構各種原因不打款,當然有的投資機構,對于TS的出具是相當慎重的,基本上出了TS,90%的概率都會投資,因為他的TS是需要上投委會才能出的,但是這個在投資界是少數。
甚至有的投資機構,已經投資了競爭對手,出于各種目的,假裝有濃厚的興趣,去獲得目標企業的資料。
當然,多要幾個TS,對于融資是有一定幫助的,它可以作為談判中的一個平衡器,因為很多投資機構并沒有自己的主見,喜歡跟風。
6 融資可以適度與PR相結合。
常常爆出來某個企業獲得多少多少融資,其實是在吸引投資機構的注意,幫助啟動下一輪融資——創業者也可以在融資的時候適度利用這一點。
7 把握好融資節點,投資機構也有銀行的“毛病”,嫌貧愛富。
常常一個情況是,你越沒錢就越不給你錢,相反,你賬上越有錢、越能實現自身造血、自負盈虧的公司,投資機構反而追著你投,所以不要等到彈盡糧絕再融資。
8 拿誰的錢,在不同的階段會完全不一樣。
可能在早期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知名的機構給你投資,會給你作一個很好背書,這種情況,你可以適度降低自己的估值。
而后續在急需用錢的時候,可能是哪個機構融資效率高,就要哪個機構的錢。
可能在有的階段,你需要打開市場,需要相應的資源,你就要看哪個機構在給你提供錢的同時,可以給你提供資源。
而在一定階段,你需要大額的錢,那就是誰給的估值高、投資金額高,就要誰的錢。
9 按照未來6個月的資金需求去擬定融資額。
除了估值之外,融資額也很重要。
因為你的融資額定了之后基本上會確定你出讓的比例,融太多可能就相當于過早賤買自己的股權。
有時候,如果你非常看好自己未來的成長,像可轉債這樣的融資工具就可以考慮一下,像中金都提供這樣的產品,他不需要你提供抵押和擔保,就是一個大股東的股權質押和個人連帶擔保,只不過他投錢的前提是你要有投資機構進來,基本估值在2-3億區間的時候,他很喜歡。
另外,現在銀監會也鼓勵投貸聯動,銀行也會有類似的產品。
融資額來講,利用未來6個月需要花多少錢確定你的融資額,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最多不超過1年。
我為什么強調盈利預測,其實預測主要是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預測利潤表,當年和第二年的收入和利潤,尤其是收入和用戶數量,對于合理判斷企業估值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而現金流量表,就可以看見未來最大的資金缺口在什么時間點出現,最大的資金缺口是多少,基本上根據這個來確定融資額,比較合理,而不是拍腦袋決定。
我在上一家企業,在融資之前,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摸清現有財務狀況,拽著創始人弄清楚未來業務規劃,做盈利預測,出來圖表,可以一目了然看出你未來的業務重點在哪里,未來是一家什么量級的企業,同時不同的策略下,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都可以比較清晰地知道。
10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不靠譜的創業項目很多,盲目的投資機構也不少。
下一篇:創投潮水正在退去,是什么造成了本輪的資本寒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何投資者對互聯網公司的指標變心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