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壹 我至今記得,X先生在決定停止最后一個創業項目前一個月,每天大把大把的掉頭發,睡不著,像中了魔一樣的焦慮襲擊全身。
他的小伙伴們露出迷茫的眼神,每天都在提醒他回答一個答案,“能成么?”他沒有答案,只有想象。
在本周一ofo舉行的內部會議中,戴威說,下一步如果不再有資本輸血,或阿里提出收購,ofo都將面臨生死抉擇。
聽這話,他也不知道,那天真的來臨時,自己會怎么選擇。
他把ofo的現狀比作電影《至暗時刻》中英國政府和首相丘吉爾所陷入的被動戰爭局面。
這是一部剛剛下線的電影,豆瓣評分 8.6 。
目前,外界可以知道的是,不久前,戴威已拒絕了滴滴方面的潛在收購要約。
南華早報報道了這個消息,說戴威號召公司員工“戰斗到底”。
和已經賣完摩拜的胡瑋煒不同,這個90后北大男生表現出了倔強的一面。
相應的,他們也正在面臨不同的現狀:胡瑋瑋手握幾個億,財務自由;戴威必須要為正在經歷和即將經歷的“生死抉擇”做各種預設。
這是最艱難的。
今日資本徐新說,“創業者最大的壓力就是,所有的問題到你這都要有答案,其實有時候你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
可你還要硬著頭皮給員工說,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 本周,和戴威一樣,正在經歷艱難時刻的,一定也包括了李彥宏。
李彥宏做了很多努力終于找到的一個COO陸奇,在本周忽然離職了。
“忽然”是對外界而言,李彥宏或許已經和陸奇有過數次深夜長談了,這個決定對百度而言不是小事。
陸奇宣布離職兩天,百度股價跌了16%。
過去六年里,李彥宏沒有COO,他自己承擔著這個職務的工作任務。
過去六年里也是百度從BAT里與阿里和騰訊距離拉得越來越遠的幾年。
他想趕超,制定了All in AI的戰略,招來了帶著硅谷光環的陸奇執行他的改革大計。
陸奇在的這一年多,百度的股價上漲了60%。
一切都特別突然。
李彥宏在2010年曾經對外界回憶,2008年是他最艱難的時候。
那時,百度創始團隊的“七劍客”幾乎全部離職。
此刻呢?是李彥宏的“至暗時刻”么? 本周,陸奇離職,股價下跌,加上之前有媒體統計百度這幾年總共出走了近30名AI技術大牛,他們陸續成立了13家極具聲勢的創業公司,方向都是AI。
為此,李彥宏還把王勁告上了法庭。
一切事實都指向一個結論:李彥宏正在經歷和2008年一樣,甚至更嚴峻的人才匱乏危機。
對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而言,這已經是“至暗時刻”。
樂視影視的張昭在本月份接受了《人物》采訪,他又說起了自己的“至暗時刻”:“很長一段時間睡不著覺。
”“三點,告訴自己該睡了,九點還有會。
睡不著,起來看書,再看個美劇放松下,但又睡不著,就又起來抽煙。
” 不知道李彥宏怎么經歷艱難時刻。
外界看到的信息是,他喜歡擺弄花草,買名貴的盆栽。
貳 BAT里,李彥宏的創業起家過程比二馬順利多了。
對于企業家而言,經歷并度過“至暗時刻”是他們的必修課。
百毒不侵后,強悍的企業家對待低谷,或許也只是“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 就在不久前,有贊上市當天,創始人用“九死一生”來形容自己。
在他看來,生命的生死和身體的生死一樣。
作為一個企業家,公司除了可能會經歷的生死時刻,更多的時間里要面對各種得與失。
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帶來蛻變,也可能覆水難收。
這種“割肉”的感覺還不至于是“至暗時刻”,但也很痛。
5月25日晚間,港交所披露了關于摘牌及上市規則相關修訂的咨詢結果。
根據新規,未來對于連續停牌18個月的證券,港交所可以對其進行摘牌。
新修訂的《上市規則》在2018年8月1日生效。
新規同時對于生效日期前已停牌的證券發行人有一定的過渡安排。
這個規定被披露的同一天,曾經的河南首富李留法被罷免了山水水泥董事局主席職務。
三年前他用50億入資成為山水水泥的大股東,如今山水水泥已經停牌三年。
新規定落實后,如果山水水泥沒有在8月1日前復牌,意味著李留法不光失去董事局主席職務,更可能50億股份大大縮水。
一筆三年前布局的買賣可能宣布打水漂。
李留法旗下有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在他三十多年的經商里,對于一個老江湖而言,50億應該不會成為“至暗時刻”。
這種心態也只有在經歷諸多“至暗時刻”之后才能練就。
相比之下,戴威太年輕了,他是90后,第一次創業。
剛剛和他談判完,想收購ofo的程維比他經歷這樣的時刻多多了。
程維剛創業去融資,被王興說“垃圾”。
和快的打補貼戰,簽字手抖打哆嗦。
2013年滴滴融資異常艱難,他去美國,走訪三四個城市,沒有人愿意見他,約好的會議取消了,所有答應給offer的投資人都以各種理由放棄。
感恩節這天,鵝毛大雪裹挾著紐約城,也裹挾著去往機場的程維,惶恐、不安,有高度危機感。
如今的程維也在每天面臨挑戰,包括最近的順風車事件。
8天前,順風車整改后重新上線了。
從公司生死角度看,程維處理順風車危機要從容多了,至少沒有關乎公司生死。
?! ∶\何曾饒過誰? 關于“至暗時刻”,人們很容易想起馬云關于“成功都是熬出來”的雞湯文,“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夜里。
”,創業之初被稱作“瘋子”、“騙子”的馬云,用行動創造了阿里奇跡。
同樣被稱作“瘋子”、“騙子”的還有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人們也許會記得他在半夜醒來的眼淚,他用全部身家創辦了航空航天、電動汽車、太陽能行業的三個長期停滯不前的高科技公司,最困難時,兩家公司同時出現資金鏈危機,面臨倒閉危險。
曾幾何時,賈躍亭也是媒體眼中中國版的“鋼鐵俠”,在他“生態化反”的美好冀望中,人們也曾期待中國能夠誕生互聯網新一極。
只是資金鏈危機的口子一旦張開,就像張開一張嗜血的口,再也堵不上了。
商業世界的利益紛爭注定不像人們樂于見到的同袍偕行、溫情脈脈,大多數時候,企業家們注定像馬云所說的,一個人左手溫暖右手,執著地相信未來。
除了相信自己,走出“至暗時刻”沒有捷徑。
誰讓你一開始選擇做一個創業者呢? X先生還會繼續下一個創業項目,魔障了一樣,他相信越暗越明。
想送他倆字,“活該”。
當然,至暗時刻之后他真的迎來光明的時候,人們會送他倆字,“英雄”。
這就是創業的邏輯。
下一篇:共享汽車創業者自述:行業生存法則難以繞開的六個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拒絕創業:失敗是常態 有人焦慮到自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